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疼痛镇痛 > 疼痛治疗

不同剂量比例的纳洛酮与吗啡合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10-08-23 14:33:11  来源:  作者:
       近年来研究发现阿片受体存在双向作用效应,提出了一个有争议性的观点: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络酮)既能有效地减少阿片受体激动剂(如吗啡)的副作用,又不减弱甚至增强后者的镇痛效果。动物实验的结果大多都支持这一观点,但在临床应用中则存在支持与反对两种意见,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纳络酮的使用剂量上。
       据此,本研究改变了以往将“纳络酮的每小时每公斤体重剂量”作为研究重点的做法,以纳络酮与吗啡的“剂量比例”为切入点,采用两种不同剂量比例的纳络酮与吗啡作为镇痛配方,通过对妇科良性疾病的患者手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治疗中吗啡的镇痛效果和常见副作用的观察,从而验证该观点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ASA 1-2级、年龄23-60岁之间,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妇科良性病变开腹手术并作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2.0ml/hr)的非吸烟患者90例,按纳络酮与吗啡的剂量比例随机分3组,每组各30例。
       A组(1/50组):首量:纳洛酮0.04mg+吗啡2mg+0.25%布比卡因共6ml;维持:纳洛酮0.16mg+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共100ml
       B组(1/100组):首量:纳洛酮0.02mg+吗啡2mg+0.25%布比卡因共6ml;维持:纳洛酮 0.08mg+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共100ml
       C组(对照组): 首量:吗啡2mg+0.25%布比卡因共6ml;维持: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共100ml。
       2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0-3小时、3-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24-36小时、36-48小时各时间段内各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瘙痒、镇静、下肢活动、疼痛以及呼吸抑制等情况。
       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等级资料组间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二氏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LSD-t检验。统计学检验结果均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 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块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大致相当(P>0.05)。
       3 恶心呕吐方面的比较:在术后3-36小时内,A组明显轻于C组(P<0.05);而在其余观察时间内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
       4 瘙痒方面的比较:在术后6-12小时、24-36小时的时间段内,B组均明显轻于C组(P<0.05);在12-24小时的时间段内A组明显轻于C组(P<0.05);而在其余观察时间内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
       5 三组患者术后神志均无异常,清醒程度大致相当(P>0.05)。
       6 三组患者在术48小时内,下肢活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7 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呼吸抑制。
       结论
       1 剂量比例为1/50的纳洛酮与吗啡合用于患者持续硬膜外镇痛,能有效改善恶心呕吐、瘙痒等吗啡的副作用,同时不影响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神志与下肢活动情况。按照两者的剂量比例来设定纳洛酮与吗啡剂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2 吗啡导致瘙痒与恶心呕吐的剂量可能不同,提示吗啡各种不同的作用可能存在不同的量-效关系,因此在吗啡使用过程中有望根据不同副作用的出现情况而选择使用不同剂量比例的纳洛酮与吗啡的配方。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