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对话论坛

“5+3+1”:卫生资源调整“大手笔”

时间:2010-08-24 11:47:35  来源:  作者:

       大上海的“就医难”
  说起看病的烦心事,在医药公司工作、家住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地区的刘女士直叹气:“平常最羡慕中心城区的居民,三级大医院就在他们身边。光一个徐汇区内,二级、三级
医院就有近20家,看个专科门诊什么的,别提多方便。可我们整个宝山区至今还没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离得最近的三甲医院在静安区,每看一次病都得‘起早贪黑’。”
  位于长江和黄浦江交汇处的宝山区是上海的水陆门户。以顾村地区为中心,宝山区西部被上海市列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宝山经济发展迅速,很多白领
选择到宝山安家立业,我们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宝山区卫生局局长李士华说。统计数据显示,拥有130多万常住人口的宝山区,目前每千人口床位数为3.32张。而同期按常住人口计算,上海市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15张。
  “这是一个缩影。”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说,上海郊区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该市医疗机构总床位数为9.57万张,其中占该市常住人口总数65%、区域面积总数96%的郊区

床位数为4.31万张,仅占该市总床位数的45%,闵行、宝山、松江、嘉定、浦东、青浦的每千人口床位数均低于5张。
  郊区优质医疗资源更加缺乏。在该市33家三级医院中,郊区仅占9家,其中有6家还是市区大医院的分支机构。部分区县二级医院的软硬件水平也低于中心城区的同级医院。
  此外,医疗资源配置相对滞后于城市规划和郊区发展。尤为突出的是,近年来上海市一些新功能区、新城镇和市属基地建设速度加快,而医疗机构的配套建设相对滞后,人口
导入区医疗资源急需充实和完善。

  调整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
  调整优化三级医院设置,将使该市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提高郊区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上海市医改确定的目标之一。按计划,改革的近期重点是,确保
在新城镇、人口导入较多的市属基地配置三级医院。远期则要实现郊区每个区县均配置1所三级医院或郊区居民在1个小时内可到达三级医院。
  具体规划就是“5+3+1”模式。“5”即是在浦东、闵行、南汇、宝山、嘉定5个区分别引入长征、仁济、六院、华山、瑞金等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床位规模都为600张;“3
”即是对崇明、青浦、奉贤3个区(县)的中心医院,按照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对人员配置、技术水平、硬件设施进行建设,提升为三级医院,床位规模都为800张;“1”即是迁建金山区1所医院。
  “优质医疗资源调整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晏波告诉记者,原则上中心城区三级医院不再扩建和增加床位,三级医院设置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和
郊区建设发展规划相匹配、相衔接、相适应。新设的三级医院主要在新城镇和主要人口导入区,以填补优质医疗资源空白,满足郊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同时,考虑到上海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头地位,要注重发挥三级医院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作用,优先考虑在上海与江浙两省的连接通道等区域配套设置三级医院。
  根据规划,新设置的三级医院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建设,突出软件内涵,确保在技术水平、学科人才、科研教学、医院管理等方面真正达到三级医院水准。
  徐建光强调,新引入医院应充分依托原母体医院的品牌、管理、技术和人才等优质资源的全方位支持,逐步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水准。新医院和母体医院为同一个事业法
人单位,同一个法人代表,母体医院派遣至新院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需相对固定。对于郊区县提升等级的医院,也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建,由负责托管的三级医院提供更为紧密的软件支持。

  “钱的投入或在其次”
  按规划,长征医院在浦东新区曹路新市镇建设的医院属于“5”之一。初步核算,除去后勤保障人员和一部分管理人员,新医院的医疗、医技和护理人员需要1000多人。长征医
院政委张安祥告诉记者:“现在就要开始储备人才,我们计划分三步走:2009年聘用30%,2010年聘用40%,2011年聘用30%。”
  长征医院位于上海市中心最繁华的南京西路,有“三最”医院之称:全球楼层最高、面积最小、地段最热。随着居民医疗健康需求的提高,无训练场地、无绿化用地、无停车
场地的“三无”地带,床均面积小,门急诊空间小,教学、科研用房面积小的“三小”环境,成为制约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张安祥说,长征医院被纳入“5+3+1”规划,能实现方便患者和医院发展的双赢效果。
  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徐文东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医院如果自己新建一家600张床位的医院,没有5亿元下不来,“靠贷款解决,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政府投入绝对是“雪中
送炭”。而且,在新院选址上,政府给的是最好的地段,充分考虑到未来的交通及配套设施问题。他举例说,几年前,上海有家大医院在郊区建医院,由于交通设施不完善,几百名职工每天需要乘大巴从城里往郊区赶,费时费力,职工怨气很大。“我们的新院址紧挨规划中的城铁M7线出口,而M7线一头就连着现在的医院,太方便了。”
  在晏波看来,上海市“大手笔”调整优质医疗资源,体现了政府管理理念的改变。在前不久的郊区新建三级医院项目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称,“发展和改
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得益。推进郊区三级医院建设,对于上海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晏波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本市新农村新郊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上海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郊区居民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上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的投入或许还在其次。”晏波认为,对于医疗卫生这类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因涉及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政策导向、政府各部门的权责平衡等,政府
主导应是重要前提。对此,新医改方案已明确“定调”。但怎么主导,以何种方式主导,还缺少可操作性强的手段。以上海为例,其现有医疗机构中的产权或管辖权,有属于军队系统、中央其他部委的,也有属于上海市政府的,还有属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再有就是大量的民营医院、私人诊所等。要对这些存量资产进行调度、调整,没有强力措施打破传统体制所形成的“条块分割”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规划,进行“有进有退”的国有资产战略性布局,恐怕相当困难。“政府希望摸索出主导卫生改革的有效手段。”晏波说。

 

                                                              文章来自《健康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