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对话论坛

防备甲型H1N1流感疫情第二轮冲击波

时间:2010-08-24 11:47:21  来源:  作者:

        一个基于互联网,有关流行病学、全球卫生信息的学术平台预测:因为流感病毒不能在高湿高温的环境下存活,本次流感疫情第一轮冲击波很可能在3周~5周内在北美衰退。但人们不能松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将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持续散在暴发。要警惕这种病毒的第二轮冲击波以高致病性的特征在秋天重新出现在北半球并席卷全球。

  流感第二波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超第一波
  这个名为“超级课程”的学术平台,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onald E. LaPorte教授发起并主持,目前在全世界已有来自174个国家的超过42500位会员参与,他们都是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
  作为平台的参与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日前在其博客上公布了超级课程“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迫在眉睫”的中文版。该课程认为,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水平提升到第5级,表明已有大的聚集暴发,即持续2周~4周,有20个~50个病例,但人际间传播还局限在一定区域。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教训提示,第二轮冲击波造成的死亡人数远比第一轮多。主要死因是原发性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尤其是肺炎。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有了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而且有望在第二轮冲击波来临前研制并生产出应对该病的疫苗。
  该课程认为,绝大多数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没有免疫力,随着疫情继续蔓延,在今后的几天、几周里,可能会出现更多病例和更多死亡病例。因此,在防控措施上要做最坏打算,全球每个地区都要加强对该病和病毒学的监测,从各方面做好接受和护理大量重症病人的准备,计划妥善处理可以在家自我隔离的轻病人;各类医疗机构要把重心放在建设接受和护理大量病人的能力上,并做好院内感染防控。普通民众要关注流感大流行的进展,通过平衡饮食、锻炼、戒烟禁酒、保持良好心态等管理和促进自己的健康,认真听从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建议,不要轻信各种流言。

  距确诊病例不超过1.8米为密切接触
  基于美国等国家实施的疫情防控措施,该课程对医生诊断治疗甲型H1N1流感提出了系列建议。医生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对于确诊的病例,其感染期为疾病发作前1天至发作后7天。密切接触定义为,在确诊病例的感染期内,与其有不超过6英尺(约1.8米)距离的接触。
  如果病人表现为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当病人居住在有确诊病例的区域,或曾去过有确诊病例的地区,或与来自上述区域的病人在其发生症状前7天内接触过,医生应当考虑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对于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医生必须用呼吸道拭子采取鼻咽部样本送检。采样之后,临床医生必须联系国家或者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帮助运输,并且在国家的卫生防疫实验室及时作出检验诊断。
  在药物方面,目前用于治疗或者预防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有达菲和扎那米韦。使用抗病毒药物可缓解病情,加速康复,也可以防止严重的流感并发症,但要防止滥用。在发病症状出现起2天内抗病毒药物效果最好。
  该课程特别警告,不要给确诊或是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儿童或者青少年(18岁以下)使用阿司匹林或者含有阿司匹林的产品,这可能导致一种罕见的严重疾病——雷耶氏综合征。建议使用其他退热药物来缓解发热症状,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类固醇类的抗炎药 。

 

                                                              文章来自 :《健康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