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天地 > 病例报告

严重心脏病患者单次硬膜外麻醉下行宫腔镜探查术一例

时间:2010-08-24 10:46:56  来源:  作者:

一、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52kgASA Ⅳ级,以“绝经13年,阴道反复出血3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①绝经后出血;②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③心房纤颤;④高血压病三期”。患者近三年来持续服用地高辛,每次0.25mg,每日二次,间断口服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果自认为满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150mg,上述药物均服用至手术当天。

患者入室后开放右上肢静脉,常规生命体征监测,BP170/105mmHg,心室率70/分,SpO297%ECG显示心房纤颤。右侧卧位局麻下行L2-3间隙穿刺,经水气泡试验证实穿刺针位于硬膜外腔后向骶尾端注入1.5%利多卡因5ml,观察12分钟无全脊髓麻醉征象后再次注入1.5%利多卡因5ml,旋转穿刺针斜面,向头端注入1.5%利多卡因3ml,拔出穿刺针,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测阻滞平面为T8-S,患者取截石位下行宫腔镜探查术。整个手术过程持续约35分钟,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局麻药用量为13ml,作用时间约为50分钟,术毕患者安返病房。经术后随访患者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

二、讨论

1.宫腔镜检查选择全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目前很多麻醉医生对于诸如人工流产等时间短、刺激小的手术常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Propofol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Propofol TIVA),但是时间较长的手术单纯采用Propofol TIVA而不进行气管插管,病人因为没有气道保护而发生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宫腔镜探查手术时间长短不一,术中手术医生往往根据宫腔镜探查的结果而临时决定进行诸如病变部位组织活检和粘膜下肌瘤电灼等操作,此时手术时间往往超过预期,Propofol TIVA术中牵拉宫颈容易导致病人呕吐和心率减慢。腰麻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大,在短时间内血压下降明显,MAP降幅常常超过基础值的20%[1-2],应用于老年病人要慎重,应用于高血压病人更应注意。

硬膜外麻醉是老年手术病人接受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时常用的麻醉方法,一方面硬膜外麻醉下的循环稳定可确保老年病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氧供需平衡[3],另一方面硬膜外麻醉较全麻有减少手术病人肺部并发症的优点因而成为某些患者特别是老年病人麻醉的最佳选择[4]

2.单次或连续硬膜外麻醉的选择

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尽管术前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像检查处于正常范围,但是抗凝药物对病人的血小板功能还是有很大程度的抑制作用,现在临床麻醉中麻醉医生使用的一次性穿刺包中的硬膜外导管硬度比较大,硬膜外腔为血管、淋巴管和脂肪组织填充,硬膜外穿刺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时一旦伤及硬膜外腔血管,而病人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这时硬膜外腔出血将很难自行停止,当出血部位血管内外压力达到平衡而出血停止时,硬膜外血肿已经形成,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椎板减压手术,病人极易截瘫。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硬膜外血肿几乎全部发生在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尤其是拔除硬膜外导管时更容易引起硬膜外腔出血。单纯硬膜外穿刺操作本身,因为穿刺针一旦达到硬膜外间隙即停止进针,并不触及硬膜外腔内的血管,因此不会伤及硬膜外腔血管而导致出血,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本例病人单次硬膜外麻醉更加安全。

3.单次硬膜外注药与全脊麻

腰骶部硬膜外间隙的宽度平均约为0.4cm0.6cm,明显宽于其他部位,严格按照硬膜外穿刺操作规范进行穿刺进针,穿刺针一旦通过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后立即停止进针,并未伤及硬脊膜,经水气泡试验证实穿刺针位于硬膜外腔后,注入5ml试验剂量的局麻药,观察无全脊麻的征兆后再次注药也是安全的。相反,很多情形下,穿刺针的确位于硬膜外腔,由于硬膜外导管硬度较大通过置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情况却偶有发生。

4.单次硬膜外麻醉局麻药的选择和用量

心脏病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选择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等心脏毒性较小的酰胺类局麻药较为安全。本例患者行宫腔镜探查术,尽管手术本身不需要很好的肌肉松弛,但是手术要求提供完善的镇痛和相对广泛的阻滞平面,即从T7-8S1-2范围都要镇痛满意,病人才能够耐受牵拉宫颈、探查宫底等操作,如此广泛的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不足很难达到。正常成年人腰骶部硬膜外腔容积较大,为30ml左右,约占整个硬膜外腔容积的1/3,因此阻滞一对腰或骶神经大约需要2ml3ml的局麻药,较阻滞胸段脊神经的1.5ml用量大。从T7S2共计13对脊神经,按此计算,理论上完全阻滞这13对脊神经局麻药的用量大约为26ml30ml,单次硬膜外麻醉局麻药的用量常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用药量的1/22/3,老年人硬膜外麻醉用药量相应减少,因此本例病人单次硬膜外腔至少注入1.5%利多卡因26ml的一半、即13ml才能满足手术要求。

5. 不同麻醉方法风险的综合评估

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合并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接受宫腔镜探查术出现围术期麻醉并发症或者麻醉意外的风险是不同的。

1)全身麻醉的主要风险   1)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单纯Propofol TIVA没有气道保护,病人意识丧失,术中牵拉宫颈可引起恶心呕吐、应用丙泊酚后出现呼吸抑制通过面罩给予正压通气导致胃内压力升高均可导致返流误吸。2)心肌梗死,长期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硬化,麻醉药物引起循环抑制并且血压下降,如果冠状动脉的灌注降低到严重的心肌缺血时便可引起心肌梗死。3)颅内出血,长期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硬化而且弹性较差,手术过程中浅麻醉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脑内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4)血栓栓塞,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其瓣膜处常常附着赘生物,麻醉后一旦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二尖瓣附着的赘生物容便易脱落引起动脉血栓栓塞,导致栓塞以远部位的组织器官缺血坏死。

2)腰麻的主要风险  腰麻起效迅速,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后立即起效,阻滞平面以下尤其是双下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明显,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难以很好地调控,长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更加不良,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3)硬膜外麻醉的主要风险  对于合并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接受下腹部和下肢的手术,硬膜外麻醉的风险要远远低于全身麻醉,但是硬膜外穿刺置管引起的硬膜外腔出血甚至形成硬膜外血肿理应被麻醉医生所重视,愈量的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全脊髓麻醉也是潜在的甚至是致命的并发症。

总之,术前对病人病情正确的综合评估、麻醉方式的选择和硬膜外穿刺的规范化操作是本例病人麻醉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老年合并高血压和心衰并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进行宫腔镜探查手术,单次硬膜外麻醉对病人的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麻醉阻滞平面内镇痛完善,应激反应轻,其优越性相对高于其他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Favarel Garrigues JF, Sztark F, Petitjean ME, et al. Hemodynamic effects of spinal anesthesia in the elderly: single dose versus titration through a catheter. Anesth Analg, 1996, 82:312-316.

2.  彭书崚,王寿平,李杰,等. 高危老年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连续腰麻的可行性. 中华麻醉学杂志[J], 2005, 25(4):263-265.

3.  Edwards ND, Callaghan LC, White T, et al.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aem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ansurethral surgery: a pilot study comparing general with spinal anesthesia. Br Anaesth, 1995, 74:368-372.

4.  Allen DJ, Chae-Kim SH, Trousdale DM. Risks and complications of nueraxial anesthesia and the use of anticoagulation in the surgical patient. Baylor University Center Proceedings, 2002,15:369-37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