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专访姚尚龙:只有小手术 没有小麻醉

时间:2013-02-19 15:39:35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

 姚尚龙,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兼麻醉与危重病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副主席兼首席专家;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麻醉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大专院校教材委员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专业组组长;湖北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麻醉机理、ARDS重症治疗、疼痛治疗和体外循环损伤机理研究工作。先后承担5项国家自然基金(其中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10余项部省级课题,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优秀教材二等奖、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武汉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24篇被SCI收录。主编和参编专著三十余部,现任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麻醉学》以及医学院校麻醉专业教材《临床麻醉学》主编。
    “为了病人保驾护航,让他们都不疼呀,还能醒来,继续板沙(注:武汉话,意思与活动、折腾相近);臂丛骶丛腰硬联合,这些我都会扎,插管喉罩静脉吸入,我们更爱全麻。”
    1月下旬,一曲《协和麻醉style》走红网络。这段带有武汉地方特色、专业却不失幽默的歌词,让大众更全面地了解了麻醉科和麻醉医生的工作性质和重要作用。
    这段视频本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下称“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为科室年会而拍摄。未料,医生上传后立即受到网友和媒体的热情追捧。“医院领导的思想要多开放,才能拍出这样欢乐的作品?”一位网友如是评论。
    实际上,这段《协和麻醉style》里的演员都是麻醉科的医务人员,甚至是他们的“领导”也频频出镜,他就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姚尚龙教授。这段短片吸引记者走进了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与姚尚龙面对面。
    这次对姚尚龙的专访,记者也就从这段短片的拍摄开始。
    作为一个国内外颇具影响的麻醉学家,姚尚龙教授已经培养了百余名麻醉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在麻醉学基础、临床研究、学科队伍建设以及国内外交流方面成绩瞩目。
    让麻醉不再神秘
    医药经济报:当初你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要创作这段《协和麻醉style》?现在回看这段短片,您有何感想?
    姚尚龙:从最初的提议到策划、编排、表演、拍摄,都是我们医务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前后仅用了一周,如此高效也让我意外。现在看来,这段轻松、幽默的短片一方面能让大家了解麻醉科,另一方面,展现了我们麻醉医生在严谨的工作之余也和普通人一样,亲切、可爱,拉近了医生与大众的距离。
    医药经济报:正如歌词所言,在外界看来,麻醉科一直都带有些许神秘色彩,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武汉协和麻醉科的历史?
    姚尚龙:1955年,“麻醉医师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刘俊杰教授创建了武汉协和医院麻醉学专业组,那时起我们就开始了临床麻醉工作并培养专业人才。经过50余年的努力,学科发展成绩显著,并于2007年成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2010年获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学科。
    我们坚持按照国家一级临床科室和二级学科的要求进行建设,从最初的5名医师发展成为77名,现在已成为拥有临床麻醉中心、重症监测治疗中心、疼痛治疗中心、麻醉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和实验室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科室。
    医药经济报:在今天的手术清单上,我看到了你们有近200台手术,麻醉科每天的工作强度都如此大吗?
    姚尚龙:我们科室每天的手术麻醉量大约是160到200台。刚刚统计出的数据:2012年全年,我们共完成临床麻醉44517例,ICU收治危重病人2000余例,术后复苏病人7000余例,术后镇痛19000例,疼痛门诊例数3500余例,无痛人流及胃镜3000余例,这些数字近年来一直在增长。
    医药经济报:坦白讲,我很难将77位医务人员与这组庞大的数字联系起来。你们是怎样做到安全、规范地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量?
    姚尚龙:近几年,随着武汉协和新的内、外科大楼落成和手术水平的提高,年手术量逐年增长,尤其是危重病人麻醉比例急剧增加,这确实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形成鲜明对比,每位麻醉医生平均每天要管理2~3个手术间并完成6~10台手术麻醉。为保质保量地完成麻醉工作,科室的各级人员任劳任怨,不计较工作时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已成为常态。
    医药经济报:我们知道,在手术台上,外科医生专注于病变部位的手术,而麻醉医生则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保证患者在手术全程处于无痛状态,又要管理好他们的重要生命体征,任务艰巨,如此高负荷的工作量,如何保证麻醉医生的工作质量?
    姚尚龙:医学界有种说法:手术治病,麻醉保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在手术期间,麻醉医生必须管理好病人的呼吸、心率、血压、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中药生命体征,以保证麻醉安全。
    我们根据患者情况、手术类型等制定了临床麻醉诊疗常规,并且一直在不断完善;通过定期的科室内部病例讨论、对外学术交流,提高麻醉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对危重病人麻醉安全性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近几年,建立了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化麻醉单完整无误地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的情况,包括术中及在麻醉恢复室的生命体征变化,协助麻醉医生完成日常手术麻醉,也方便了科室管理和临床科研数据的收集。
    在手术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我们保证了麻醉质量,麻醉水平也得以提高,未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
    学科科学管理
    医药经济报:您刚刚提到的临床麻醉诊疗常规,是不是包括临床麻醉的用药规范?
    姚尚龙:是的。我们制定了临床麻醉诊疗常规,包括麻醉操作,临床监测以及围术期用药。2007年,卫生部印发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科的药品大多是特殊药品,我们一直严格按照卫生部的要求,规范临床麻醉用药和药品管理。对于特殊药物的管理,我们坚持专人专柜管理,严格日清月结,实行计算机管理。今后还会推行专门的麻醉科药房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
    医药经济报:过去很多人以为,麻醉医生的工作就在手术室,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是吗?
    姚尚龙:确实如此。麻醉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目前定位是临床二级学科,但它与临床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麻醉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室,现代麻醉学已经发展成为院前急救和复苏、术中临床麻醉、术后镇痛、疼痛治疗和术后重症监护治疗(ICU)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麻醉学是临床安全的保障,比如危重病人的抢救需要请麻醉医生协助;同时,也是手术的重要枢纽,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关键学科。
    医药经济报:这些年,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的学科发展情况如何?
    姚尚龙:我们的学科发展可谓医、教、研齐头并进,各个亚专科平衡发展。工作量和工作质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开展各种麻醉技术。
    教学方面,我们承担了全国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并且在国内很多教材中担任主编或副主编。
    科研方面也颇具影响力,共获近20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仅2012年就获得5项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并获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部省级奖10余项,同时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如《柳叶刀》(TheLancet)、《麻醉学》(Anesthesiology)等杂志发表近40篇SCI论文。
    医药经济报:一个学科的发展关键靠人才,科室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姚尚龙:我们的学科发展均衡,在临床麻醉、疼痛治疗、ICU等方面都有优秀的人才,这与“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针密不可分。我们会将海内外优秀的学生请进来,提升科室水平;同时,也将我们的学生送出去,到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学习进修,加强国际交流。
    技术创新奇迹
    医药经济报:您刚刚提到要开展各种麻醉技术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新技术?
    姚尚龙:连体婴儿手术、胎儿宫内手术、心肝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超声引导下的腰骶丛神经阻滞、微创介入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等是我们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
    过去的麻醉在一定程度上是凭经验、靠感觉,现在则充分运用科学技术,通过可视化技术等手段精确麻醉操作,监测麻醉深度,以指导临床麻醉,例如在动静脉穿刺置管、神经阻滞、气管插管时,麻醉医生利用B超、纤支镜、微摄像等技术可直接看到麻醉术施行部位,提高成功率和效果,确保麻醉的安全。
    医药经济报:目前,有不少关于临床用血紧张的报道,刚刚看到有的手术间有“回收式自体输血机”,这项技术实行了多久?
    姚尚龙:在过去的数年中,武汉协和每年有500余台心脏手术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去年5月起,我们在手术科室全面启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节省了大量宝贵的血源,至今共完成自体血回输手术约185例(除心脏手术),共回收浓缩红细胞74501毫升,平均每例500毫升,最高一例收集了1292毫升。
    医药经济报:除了“回收式自体输血机”,是不是还有别的自体输血方式?
    姚尚龙:是的,还有一些方法。自体输血是将患者自己的血液或血液成分采集后在必要时再回输给自体,是最安全的输血方式,其能够及时提供自体血源,减少异体输血及其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自体输血方式有3种,即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去年,卫生部发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在此之前,我们医院已积极推广多种方式的自体输血,广泛应用于心外科、骨科、血管外科和急诊外科等科室,以应对“血荒”。
    就拿贮存式自体输血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例,2012年上半年采集自体血8万毫升,远远高于2011年同期的6千毫升的水平,解决了部分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用血急需。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